生命科学前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资讯 > 生命科学前沿
新人造血管有望减少血栓形成风险
发布时间:2020-07-14 13:43:30 作者:

目前全世界每年有近100万的心脏病患者需要接受心脏搭桥手术,现在所用的移植血管依然是取自患者自己的人体血管,而人体自身的血管是很有限的,而且创伤也非常大,现在亟待解决的就是能够生产出符合搭桥要求的小口径人造血管。因此,人造血管的研制与开发一直是国际上近十年来的热点。近期,关于人造血管的研究又传来好消息。

QQ截图20200714134805.jpg

俄罗斯克麦罗沃心血管疾病综合问题科研所专家们在制造小口径人造心血管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相关血管植入生命机体后可减少形成血栓的风险。研究人员已能展示他们所制造的人造血管在大型实验室动物体上的相对效果。

20世纪50年代研制成功无缝的人造血管,并开始临床应用。对人造血管的要求是: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网孔度适宜;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柔韧度;作搭桥手术时易缝性好;血管接通放血时不渗血或渗血少且能即刻停止;移入人体后组织反应轻微;人体组织能迅速形成新生的内外膜;不易形成血栓;以及令人满意的远期通畅率。

QQ截图20200714134747.jpg

然而,以往的人工合成血管与血液和周围组织相互作用并在植入后很快会形成一层血栓,对患者的血液和生命构成威胁。因此制造一种可产生最小量血栓的人造血管成为一个研究方向。

据悉,研究人员给35只绵羊的颈动脉里植入了人造血管,结果有50%的人造血管在一年半期间保持通畅。而目前市场上现有的人工合成血管,在植入绵羊体内后的实验中,最初几天100%形成了血栓。

研究所细胞技术实验室主任、医学博士拉利萨·安东诺娃表示:“我们的人造血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被吸收,它们在原来的地方形成新的健康血管,正如我们在植入一年半过后所看到的那样。”

研究人员认为,上述成果具有很好的前景,它们表明制造有效小口径人造血管是可以实现的,但未来仍有很多在试验中发现的缺陷需要弥补。

QQ截图20200714134726.jpg

同时,另有研究显示,德国科学家已利用3D立体打印技术成功研制出了一种人造血管。他们运用化合高分子材料结合能够有效抵抗排异反应的生物分子制作出了一种特殊的"印刷墨水",其印制出来的物质经化学反应后能够形成一种有弹性的固体,方便科学家根据人类血管构造将其雕塑成3D立体人造血管。

实际上,3D立体打印技术的精细度十分惊人。为了制造出相似度最高的人造血管,科学家还运用了双光子聚合技术,利用镭射光刺激人造血管材料分子交联化,之后将成形的血管植入细胞内壁。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此前也进行了3D打印的相关实验和科研工作,以期能在不久的将来助力解决器官移植的瓶颈。

我们相信,此类研究成果将有力推动大型人体器官的制造。虽然移植人造器官的梦想还很遥远,不过人体器官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可以给人类医学研究带来更有效、更人道的实验手段。